從繁榮到蕭條:歐洲電動車困境背後的隱藏力量
過去幾年間,各公司預期電動汽車銷量激增的情況下投入了巨額資金,但這種情況並未發生。隨著電動車的需求未達預期,尤其是在歐洲和美國市場,這顯示出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接受度並未如汽車製造商預期那樣迅速增長。美國、德國和法國製造商生產的電動汽車數量目前比最初預期低 40% 到 45%。這其中的原因來自於電動車的價格普遍偏高,尤其是在電池和相關技術成本上,這使得許多消費者對購買電動車感到卻步。
特別是在歐洲,政府取消或削減補貼後,車輛的購買成本進一步上升,這加重了消費者的負擔;儘管充電設施的建設逐步推進,但相比傳統的加油站,充電站的覆蓋範圍和便捷性仍然存在差距,這使得消費者對電動車的使用便利性產生疑慮;歐洲等地區推動的電動化政策多變,政府對燃油車的禁令和電動車的激勵政策調整,都增加了消費者的疑慮和不安,進而影響購車決策。
AlixPartners汽車與工業實踐全球聯席主管Andrew Bergbaum表示:「汽車製造商正在放慢速度,並且停止生產線,這對供應基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2024年歐洲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面臨痛苦的困境,這也意味著傳統汽車產業面臨的結構性衰退。這些企業多數是依賴燃油車的零部件供應鏈,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改變和環保法規的加嚴,汽車製造商的傳統生產模式逐漸不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電動車的興起固然帶來新機會,但這一轉型過程並不如業界所預期的那樣迅速。許多依賴燃油車的零部件和技術,無法在短期內迅速轉型以適應電動車的生產需求,導致了供應鏈的壓力加劇,且這種情況正在蔓延至整個汽車產業。
豐田章男表示:「日本有550萬人從事汽車行業,其中包括那些長期從事發動機相關(工作)的人。轉向純電動汽車的未來將導致從事發動機相關技術的人失業,包括該行業的許多供應商。」這下看來,歐洲正在面臨這樣的情形。
由於汽車製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過於依賴電動車市場的預期增長,不料這種預期未能如期實現,從而導致他們在過去幾年中大量投入資本於電動車相關的技術與設備轉型,但市場需求的放緩使得這些投資成為負擔。尤其像是百年企業格哈迪為代表的中小型供應商,在資金與技術上通常無法與大企業抗衡,因此更容易在這種變革的浪潮中被淘汰。
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統計,2024年歐洲零部件製造商已宣佈裁員5.33萬人,其中大部分在德國。此外,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統計,2024年11月德國申請破產企業數量與去年同月相比增長12.6%。除2024年6月(+6.3%)外,自2023年6月以來同比增長率一直處於兩位數區間。
像ZF Group公司、Webasto等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境,以及整個歐洲供應鏈的失衡,都暴露了汽車產業供應鏈的高度集中化與脆弱性。許多中小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對大型汽車製造商如大眾、福特等的依賴過重,這使得一旦汽車製造商出現裁員或生產減少,這些供應商便難以繼續生存。
根據麥肯錫諮詢公司的說法,五分之一的汽車供應商預計明年會虧損,有三分之二的供應商稱2024年的利潤率為5%或更低。
在全球汽車產業中,中國市場一直被視為關鍵的戰略重地。然而,近期德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報導,BMW和賓士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出現顯著下滑,分別下降了近30%和13%。
當前的市場形勢對歐洲汽車業的影響顯著。傳統內燃機車型的逐步淘汰和電動車需求的興起,使得價格成為競爭的核心問題。中國的電動車企業,如比亞迪和小鵬汽車,已經成功進軍歐洲市場,並以更具吸引力的價格與歐洲製造商競爭。即使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車提高了關稅(45%),這些中國品牌依然能夠利用規模效應和低成本生產維持價格優勢。
歐洲的主要汽車公司,在中國電動車的競爭之下,像是Stellantis、雷諾和福斯,都意識到必須推出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比如說,雷諾推出的R5和R4車型,將售價壓低至25,000至35,000歐元,以迎合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敏感需求。這些價格是為了更接近傳統燃油車型,吸引更多的入門級買家。除了降低價格,同時必須在成本控制和規模經濟上有所突破,歐洲汽車製造商需要在生產線、供應鏈優化,以及零部件成本上找到更多的降低方式。又或者透過與中國製造商合作,以降低電動車的生產成本。
全球電動車市場正面臨重大調整期,歐美市場的需求降溫和中國競爭對手的崛起,突顯了傳統車廠必須更靈活應對市場變動的需求。短期之內,內燃機與混合動力車型仍然主要盈利來源,而電動車的發展步調放緩以進行技術與成本優化。電動化仍是未來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電池技術突破與成本下降,以及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長期來看,電動車市場有望重拾增長動力,所以車廠與供應鏈企業應採取雙軌並行的策略,在應對短期挑戰的同時,為長期轉型奠定基礎,以確保在全球汽車產業格局重塑中維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