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63計劃:走向電動汽車主導地位的數十年征程。

汽車企業在經營中採取了全球視野的戰略,導致競爭對手幾乎遍布全球每個角落。透過專注於通用平台和可互換模組,公司可以在整個產品系列中更快、更低成本地部署新解決方案,同時根據全球消費者的多種品味和偏好定制車輛。此外,他們可以確保產品之間有足夠的差異化,以應對擴散,同時保持規模效率和品牌資產的適當管理。

幾十年來,中國經濟規劃者一直渴望國內汽車工業具有全球競爭力,向世界各國出口汽車和零部件,同時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然而,中國科技部意識到,中國在傳統汽車市場與美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競爭的希望渺茫。中國交通部的863計劃是一項應用研發計劃,始於1986年,涉及中國汽車製造商、供應商、大學和獨立實驗室,到2006年,其重點從重點轉向新能源汽車。

中國的產業政策目標是透過確保電動汽車領域的先發優勢來超越全球老牌汽車製造商。在200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和電驅動系統的研發狀況,無論是技術性能還是成本,都落後日本約10年。在接下來的五年裡,中國將這一差距縮小到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國消費電子產品的崛起,以及比亞迪有限公司的出現,比亞迪有限公司是一家成功的消費產品電池製造商,2003年成為一家私營公司進入汽車行業。

「根據IEA表示,電動汽車市場呈指數級增長,銷量在2022年突破1000萬輛。電動汽車在總銷量中的份額在三年內增長了兩倍多,從2020年的4%左右增至 2022年的14%。電動汽車銷售預計將持續強勁到2023年。第一季度電動汽車銷量超過23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約 25%。目前我們預計到2023年底銷量將達到1400萬輛,同比增長35%,下半年新採購量將加速。因此,電動汽車可能佔全年汽車總銷量的18%。」

20年前日本車商崛起,10年前韓國車商熬出頭,現今中國車商靠著電動汽車在汽車產業佔得一席之位,2022年全球60%的電動汽車銷售發生在中國,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也是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預計到2030年,中國電動汽車的全球市場佔比將從現今的17%提升到33%。這樣一來,歐洲品牌的市場佔比損失最大,市場佔比可能從81%降至58%。內燃機汽車部分受到的衝擊更大,像是大眾汽車、雷諾汽車、富豪汽車,以及本田汽車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大,這也會導致汽車企業加速發展電動車,部分汽車企業已經看到他們在合作。